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医院动态 > 正文

我的急诊故事:抢救,不遗余力

时间:2023-01-03

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,作为抢救任务最为繁重、工作节奏最为紧张、重症病人最为集中的急诊科,时间被赋予了与生命同等的内涵。东院区急诊科是医院救治生命的第一阵地,是永不熄灭的“生命通道”。近期,随着疫情感染人数激增,又正值寒冬季节,危重症疾病也处于高发阶段,科室接诊量翻了数倍,抢救室往往无处下脚,而同事们也不断因感染而暂时退下阵来,使得这里更加繁忙。

东院区急诊科一共14位医生,作为一个入科快3年的新人,在这里我是老幺。早上7点,路上都是提着早餐、匆匆赶路的人,我也是其中一员,伴随预检分诊人员的一声问候,我迈入了急诊科的工作区域。走在通往办公室的走廊上,一派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:抢救室、处置室、留观室、缓冲间、监护病房,甚至走廊里的各个角落,都能看到正在接受抢救治疗的病人,而夜班的医生护士仍然熬着通红的眼睛、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处奔走。还有120急救转运床、配送物资的小车、接收标本的工勤人员,也都在不停的周转。不管是夜晚还是晨曦,这里永远有络绎不绝的急重症病人,抢救会在任何时间地点开始,在这里,除了忙碌,还是忙碌。

急诊病人的流动性强,病情变化快,对医护的快速处置能力有很高的要求。抢救室和监护室里大多数是高龄老人,合并肿瘤、慢性基础病,来到急诊时几乎都已生命垂危,因新冠导致的重症肺炎,需要进行高流量氧疗,新冠合并了昏迷、休克、呼衰、心衰,甚至意识不清,需要插管上呼吸机,有时呼吸机周转不过来,就人工捏呼吸球。

我们是他们最后的希望,一定要不遗余力与死神拼抢。

一日上午8点半,我和师姐在抢救室开启12个小时的白班,和护士一起与夜班医务人员交接后,便迅速处置已有5名病人的病情,同时又抢救了2名新来的急诊病人。一转眼,12点半了,4个小时匆匆而过。在这里,紧张的工作往往让你忽略了饥饿,但是不停的问诊、下医嘱、交代、解释,会让你感到口渴难耐。正当我要去喝点水的时候,随着急促的警笛声,120送来一位83岁的老太太,呼吸困难、意识不清,指脉氧只有70%,处于极度虚弱状态。我们迅速把病人推进抢救室,插管、上呼吸机、调整参数、心电监护、建立液路。待病情有所缓解,指脉氧恢复到96%,我们又开始询问病史,安排化验检查,出科室做CT。等到终于可以松口气,回到休息室喝口水,看了眼时间已经快下午3点了。

刚拧开水杯,就看见我们日班诊室的周晓东老师,风风火火往厕所跑去。周老师已经50多了,目前新冠正处于爆发时期,来急诊看发烧、咳嗽、乏力、胸闷的人络绎不绝,诊室门口永远排着队,周老师一上班就会被“钉”在诊室,8个小时的正常班,往往上成10个小时。今天听到他边跑边说,“这天天的屁股跟粘椅子上似的,都没法起来”,也是让人哭笑不得;过会儿,周老师又匆匆往诊室走去,我叫了他一声“喝口水再过去啊,看你嗓子都快哑了”,他却说“不喝了,省的上厕所”,听到这话心里一酸,但是我也知道今天的周老师特别高兴。几天前,他带着肿瘤内科来支援的医生,在诊室紧急复苏了一个36岁的年轻人。该患者到急诊后突发猝死,当时抢救室已满,不得不紧急在诊室开始急救,他们轮流按压,毫不间断,终使病人心跳成功恢复,后来收入ICU,今天听说病人醒了。在这些老急诊人身上,我真切看到了“不抛弃、不放弃、有责任、有担当”,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着守护患者生命的坚实堡垒。

下午315分,我喝了口水,缓了口气,继续下午的工作。路过观察病房的时候,看到了由护理部调配给急诊的护士,都在不停的忙碌;看见带患者做胃镜回来的老师,妥善安置好患者后,又迅速查看着其他病人的情况。缓冲病房里有一个脑干出血、插管上机的新冠阳性老人,是韩梅副主任带着医护人员在发热门诊连续抢救了48个小时,才终于挽回生命的病人,之后转回了急诊科。今天老人开始睁眼了,自主呼吸也变得越来越规律,病情往好的方向转归,家属也在坚持不懈的跟她说话,期望能将她完全唤醒。

大厅的椅子上、分诊台后的诊床上,是一张张或疲惫、或痛苦的面容,而诊室门口又是长长的队伍,周老师又被“钉”在了诊室。短短的通道还没有走完,我的余光就又扫到了门口熟悉的120身影,他们大喊着“快快快,患者心跳停了”,随着这句话,我急忙跑回抢救室,护士已经迅速准备好了抢救物品,按压复苏、插管上机、静推肾上腺素,好在抢救了10余分钟后患者心跳回来了,但血压仍然难以维持,需应用大剂量升压药物,跟患者儿子沟通并交代病情后,家属对此表示很理解,这让我们感到非常安慰。虽然我们非常努力救治并充分沟通,但最终因患者血压难以维持,家属放弃了,老爷子安详离去。我轻叹一口气,“愿逝者安息。”晚上740,天已经黑了,紧张忙碌的工作却一直持续,我和夜班同事交接好工作,结束了这充满职业成就感又有很多遗憾的一天。

急诊科的每一天都会遭遇无数的未知,而即将到来的重症高峰,会让我们直面更为严峻的考验。抗击新冠,需要全社会的合力,为了重症新冠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,医院已扩容重症救治资源,并将关口前移。东院区由急诊科承担重任,开设了10新冠重症监护床位,刚一开张,便一床难求,目前床位使用率保持在150%-170%的水平。

“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;既然目标是地平线,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”,或许正是无数急诊人的真实写照。白大衣承载着生命的重量,承载着急诊人的信仰和执着,我将继续逆风而行,用这份担当护佑患者安康。

/贺盼盼